大数据检测
您身边的信用管家

网上小贷公司,明示贷款利率与格式条款计算利率不一致,被判退回10089元

大数据查询

7月20日,广州互联网法院对一起小额借款合同纠纷案作出一审判决,以小额贷款公司明示贷款利率与格式条款计算利率不一致为由,判令被告广州某小额贷款公司向原告周某退回多收取的款项10089元。

2018年8月,周某与某小额贷款公司签订贷款合同,约定贷款金额为15万元,执行年化综合实际利率13.08%,按24期等额本息还款,并以格式条款约定每期还款金额的计算方式。原告认为,以等额本息方式每期归还部分本金,剩余本金应逐期递减,但贷款合同格式条款计算每期偿还利息均按初始本金15万元核算,其已偿还的23期本息超出按照合同载明的利率计算的款项金额,要求小额贷款公司返还多收取的款项10197元。反复协调未果,周某于2020年10月将小额贷款公司诉至法院。

被告辩称,案涉贷款合同为双方的真实意思表示,且已约定“等额本息”的具体计算公式。原告在签约时及后续23期还款过程中均未提出任何口头或书面异议,双方签约过程中不存在任何导致合同签署无效或可撤销的法律行为。

法院经审理认为,本案贷款合同明示的贷款年化利率是13.08%,以等额本息形式还款,同时格式条款规定每期还款利息都以初始贷款本金来计算,此格式条款改变了等额本息每期利息应按期初剩余贷款本金计算的通常计算方式,年化利率近23.39%,导致实际贷款利率严重高于合同明示贷款年化利率,加重了贷款人的还款负担。被告作为小额贷款业务专业机构,应当及时、真实、准确、全面地向金融消费者披露其提供的贷款产品的年化利率及对应的还款方式,被告并无证据证明其就该格式条款履行了提示或说明义务。因此,法院认定该合同中关于每期还款金额计算的格式条款无效。原告要求以期初剩余本金为基数、按年利率13.08%计算利息,符合交易习惯和诚信原则,主张被告应退还多收取的款项,法院予以支持,遂作出上述判决。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网信大数据个人报告查询 » 网上小贷公司,明示贷款利率与格式条款计算利率不一致,被判退回10089元
分享到: 更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