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贷款需要怎么办?看似是一则由正规贷款平台发送的推销短信,但稍不小心就掉进了诈骗分子挖的坑。北京商报记者调查发现,近日来很多山寨网贷平台诈骗手段再升级,不仅仿冒知名贷款平台App,而且伪造了贷款平台的合同专用章,甚至冒用监管文件威胁受害者转账,以假乱真,让消费者难以分辨。
高度“撞脸”
来自四川的李敏(化名)就是受害者之一。7月19日,他向北京商报记者讲述到,前几日通过短信链接的方式下载了一个名为“微粒贷”的贷款App,下载后发现有2万元的贷款额度,正逢他手头紧,便在App上完善了个人资料准备贷款。
“我之前就听说过微粒贷,听说挺靠谱的,没多想就操作贷款了。”李敏称,由于贷款App显示是微粒贷,另外在合同页面也显示了资金方是微众银行,此外还附有微众银行的合同章,因此他一开始并未对这一贷款平台存有疑心。
问题主要出在提款环节。李敏告诉北京商报记者,完善个人信息后,提款过程中显示“请紧急处理!由于银行卡号与姓名不匹配(已临时冻结转账),需尽快联系客服处理,以免造成不良记录!”于是,在平台的引导下,李敏通过QQ的方式联系上了客服。
值得注意的是,这时客服向李敏出示了一份所谓的“银保监会办公厅文件”,文件要求他“提交贷款金额50%的对接认证金,也就是1万元,由金融公司提交认证对接数据,以确认这张银行卡是其本人使用,可由本人操作出入账,并重新与贷款机构融资银行出账口做对接,进行账户收款签约和代扣签约”。
还未意识到骗局的李敏,按照平台要求向一个个人银行账户转了1万元,但转账成功后仍被告知认证失败,这时平台又要求再转3万元,这个时候李敏才意识到被骗。
截至7月19日,李敏已经收集好了相关材料,并进行了相关投诉和报警处理。警方告知他,这是最近频繁发生的新型网贷诈骗,诈骗分子主要仿冒知名贷款平台实施诈骗,包括“微粒贷”“平安普惠”“360借条”“京东白条”等,由于这部分被冒充的平台品牌知名度高,使得不少人放松警惕上当受骗。
与李敏遭遇类似情况的还有林枫(化名),他同样在一个号称“微粒贷”的App上贷款,签了电子合同显示放款成功,但看到合同发现账号有两位数字被互换,联系客服后对方称是他自己把卡号报错,且要求转账解冻。
除此之外,北京商报记者在黑猫投诉等平台上看到,至少已有上千人遇到了同样的情况,均是骗子平台仿冒微粒贷,以银行卡信息错误为理由导致资金冻结,同时还以“影响征信”“承担法律责任”等为由,要挟受害者进行转账。
北京商报记者对微众银行也进行了采访。7月19日,微众银行回应记者称,微粒贷采用邀请制,受邀用户可以在手机QQ钱包以及微信支付看到相关标识,进行贷款操作,目前暂无任何独立的App。此外,微众银行针对市场中假冒微众银行“微粒贷”注册商标进行不法活动的违法行为,2020年全年累计打击下架超过150个虚假App和300个虚假链接。
同时,微众银行也提醒,随着互联网的发展,骗子的诈骗手段也在不断升级,广大消费者不要轻信未知来源的短信或网络广告所提供的信息,可通过官方渠道进行资质核实和真伪鉴定。